【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NEW LANDMARK BUILDINGS:Kunstsilo

全球地標新脈動 - 功能主義穀倉變身美術館

NEW LANDMARK BUILDINGS:Kunstsilo 全球地標新脈動 - 功能主義穀倉變身美術館

探訪全球新地標建築,看新一代地標建築如何透過引人注目的創新設計,重新詮釋城市文化脈絡、重塑城市景觀,成為新的城市象徵與打卡目的地。

Text_Lilias Lee Photo_Kunstsilo

建築是文明的靈魂,不僅人類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著人類的生活與文化。而在每個年代,每個地區、城市都有其專屬的地標建築,這些作為城市象徵的建築,不僅是人們認識城市的標的,並且一再扮演著活化城市脈動的要角。如今結合永續理念和當代創新設計的新一代地標建築,以融合在地歷史文化、自然地景的設計,重塑城市景觀,並且以展現城市特色與意象的建築風情,化身為引人注目的拍照打卡景點,進而成為帶動當地旅遊發展的催化劑。不論是賦予20 世紀穀倉建築新生的 Kunstsilo 美術館、如同仙人掌雕塑般改寫城市天際線的 Kaktus Towers、彷彿太空飛船的 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探索聲音體驗的Audeum,又或是將藝術植入 911 原爆點、為城市帶來新希望的 Perelm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這些座落在不同城市的新地標建築,都各自以不同的創意設計,表述承先啟後、迎向未來的新氣象與活力。

位於挪威最南端的海港城市 Kristiansand,在過去曾是扼守北海進入波羅的海的軍事要地,也是挪威南部最重要的海陸貨運樞紐與穀物倉儲中心。建於 1935 年、座落在 Odderøya 島上的大型筒狀穀倉,不僅是挪威最早的功能主義建築代表,同時也是 Kristiansand 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地標。如今這座巨大又特殊的建築,歷經 7 年的改建後,搖身一變成為收藏大量北歐現代藝術的 Kunstsilo 美術館,並在 2024 年 5 月正式開幕,成為挪威南部最新的藝文地標。

由功能主義穀倉改建而成的 Kunstsilo,在 2024 年開幕後, 隨即入選《 Time 》The World'S Greatest Places of 2024 榜單。
由功能主義穀倉改建而成的 Kunstsilo,在 2024 年開幕後, 隨即入選《 Time 》The World'S Greatest Places of 2024 榜單。

重塑功能主義建築美學

Kunstsilo 美術館的筒形穀倉原建築,是由 20 世紀著名的功能主義建築師 Arne Korsmo 和 Sverre Aasland 所設計。這座可以收藏 15,000 公噸穀物的穀倉,由 30 個 38 公尺高的圓柱組成主要的倉儲空間,並且以俐落的線條和獨特的幾何造型,展現獨樹一幟的功能主義極簡美學。作為挪威第一座採用「Slip Form 滑動模板工法」(在混凝土乾燥之前向上移動模板,接續灌注施工)的建築,Kunstsilo 筒倉同時也在當時實現更加快速、經濟的建造工程,並建造出結構穩固、沒有接縫的混凝土建築樣式。而 Kunstsilo 筒倉是Kristiansand 第一座功能主義建築,也是挪威繼奧斯陸 Vippetangen 後的第二座功能主義筒倉建築,是 1930 年代引領挪威功能主義建築風潮的指標性建築代表之一。

收藏全球最大量北歐現代藝品的 Kunstsilo,是挪威南部最新的藝文地標。
收藏全球最大量北歐現代藝品的 Kunstsilo,是挪威南部最新的藝文地標。

在 1930 年代時期,由於挪威自產的小麥品質不佳,因此需要大量進口來自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和俄羅斯的穀物,大型筒倉便是在這樣時空背景下應運而生。後來由於穀物倉儲的需求不再,Kunstsilo 筒倉在 2008 年關閉。直到 2015 年,挪威 NBIM 首席執行長、出生於 Kristiansand 的Nicolai Tangen,將他私人收藏的大量北歐現代主義藝術作品,捐贈給位於家鄉的南挪威藝術博物館基金會,並提議將閒置的 Kunstsilo 筒倉改建為美術館,用以展出這些珍貴的北歐當代藝品。至此原本可能面臨拆除命運的 Kunstsilo 筒倉,迎來重生的機會。

美術館內直接將筒倉結構剖開,打造出挑高大廳,以及環繞著大廳的開放式樓層平台和內部玻璃陽台。
美術館內直接將筒倉結構剖開,打造出挑高大廳,以及環繞著大廳的開放式樓層平台和內部玻璃陽台。

北歐最創新的藝術體驗中心

由 Mestres Wåge Arquitectes、BAX Studio 與 Mendoza Partida 一同合作設計的 Kunstsilo 美術館,保留了原建築標誌性的幾何外觀,並且在圓柱結構上增加圓柱型天窗設計,利用建築最上方的透明量體和純白外牆,描繪出更加輕盈時尚的當代設計美感。在建築內則是將部分筒倉結構切開,建構出挑高 21 公尺的大廳,並且以如同建築剖面圖般的內部空間設計,讓原有的圓筒結構和粗糙的混凝土牆面露出,讓遊客能在空間中直接閱讀到舊筒倉的歷史記憶。大廳上方的圓柱天窗,在引入自然天光的同時,也弱化混凝土空間的封閉感,為筒倉內帶來明亮的氣息與全新活力。

原本面臨被拆遷的筒倉變身成美術館,成為挪威最新藝文地標。
原本面臨被拆遷的筒倉變身成美術館,成為挪威最新藝文地標。

在中央大廳周圍的四個樓層裡,規劃 25 間展廳。設計團隊同時也以白盒為設計概念,讓這些展廳擁有簡潔的白色牆面,一方面對比舊倉庫的灰色混凝土空間,一方面建構出讓藝品成為主角的純白展覽空間。此外,在美術館的最上層則設計屋頂酒吧,讓遊客能在此一邊欣賞碼頭風光,一邊品嚐美味餐點。

美術館內同時也保留下部分圓筒結構,並展示出粗糙的混凝土牆面,用以紀念 20 世紀的穀倉歷史。
美術館內同時也保留下部分圓筒結構,並展示出粗糙的混凝土牆面,用以紀念 20 世紀的穀倉歷史。

作為挪威南部最重要的藝術基地,Kunstsilo 目前由 Sørlandets Kunstmuseum、Christianssands Picture Gallery 管理,以及 Nicolai Tangen 所捐贈的大量私人收藏,共三大類永久性館藏。其中光是 Nicolai Tangen 所捐贈的私人藏品就多達 5,000 多件,而這項被美術館名為「Tangen 系列」 的館藏,同時也是目前涵蓋 1910 年到 1990 年間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北歐現代藝術收藏。推出各項藝術展覽,擁有先進展館設施的 Kunstsilo,接下來也將成為互動式創新數位藝術的展現舞台。

建築內將部分筒倉結構切開,建構出挑高 21 公尺的大廳。
建築內將部分筒倉結構切開,建構出挑高 21 公尺的大廳。

此外,為了創造更多元的學習互動與交流,Kunstsilo 也將不定期舉辦各式音樂會、研討會和活動,讓巨大的筒倉成為碼頭邊最具活力的新城市地標。Kunstsilo 與造型獨特的 Kilde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相鄰,周邊更有多間小型藝廊相伴,加上 Kunstsilo 所在的 Odderøya 島,本身就是著名的旅遊景區,因此在 Kunstsilo 這座新藝文地標開幕後,不僅更加強 Odderøya 島的文化特區屬性,同時也以更豐富的展覽活動,帶動當地的旅遊發展。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